( 發表時間: 2012/3/14 下午 03:59:42 )
  教派: 長老教會 主題: 2012講道集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最後的提醒
對應主日:2012/09/30
作者: 吳富仁牧師
經文: 雅各書5:12–20
字級調整:
內容

一、前言

  傳統上將雅各書定位為次要經典,特別經過宗教改革,約翰加爾文認為本卷不讀也無所謂,馬丁路德更直言此書如同草芥般,最大的問題應在於本書作者認為:「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是藉著行為,不僅僅是藉著信心。」(雅各二24)這似乎直接與保羅的主張相衝突,「但是那信靠宣判罪人為無罪的上帝的人,上帝要因著他的信,而不是他的行為,使他跟自己有合宜的關係。」(羅四5)這成了信仰教理史爭論的公案。不過其實我們應公允的提醒,聖經作者當時依時代情勢與說話對象所寫之信,不應拿來打壓或曲解,反而我們應更重視回到寫信者處境與原意,雅各承自聖經傳統提醒,真正對上帝的信心應在個人行為中顯出,這其實有其先後次序,我們亦可在此段他最後的提醒中,作者要信徒在實際行為中,顯出對上帝自始至終的信靠,可見一斑。

 

二、經文釋義

1.許多人認為雅各之所以寫這封信,與當時的「重智派」(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有關。由於重智派發展教義上的誤導,使信徒避開塵世生活過苦修的生命,故本書教導初代信徒,經歷塵世生活的智慧;另一極端則主張,人已因耶穌基督而得靈魂自由,故肉體敗壞也無所謂,故想要做什麼就去做;特別在本段經文作者的強調,那些「迷失而離開真理的人」,尋回他們罪人的靈魂,使他們回頭才為重要。

2.疾病或有人歸因於人的背逆而得致上帝而來的咒詛,但主耶穌卻非如此看待疾病於人的關係(約九2~3),而被醫治與上帝的憐憫和赦罪有極緊密的關係(可二1~12、雅五15~16),然而千萬不要片段的只讀到「義人的禱告有很大的功效」(雅五16),卻忽略病得醫治終究是上帝的主權,這容易產生成功神學或幸福主義的導向,卻忽視十字架。

3.這是雅各最後的話,因此他在12節所說:「最主要的是」或和合本翻成「最要緊的」,這應是雅各用此句表達這封信已達尾聲,他重述耶穌的話,提醒信徒,誠實應表裡如一,無需誓言;而遭遇任何事時,禱告成為基督徒互相關心、支持與治癒的良藥。

三、思考方向

1.這是雅各書信最後一段,他為何想說這些呢?誓言常發生於當人背離誓約時,在人們指責與審判下,於公眾所作之誓言。足見初代教會信徒常面臨背棄與忠貞之間的拔河。故雅各才會勉勵他們,將那些迷失離開真理之人尋回。

2.另一渡過低潮與難關的良藥,則為禱告。雅各勉勵他們,禱告為基督徒之積極作為。

 

四、參考資料

穆爾(D. J. Moo),雅各書註釋( The Letter of James),校園書房出版社,1991年二次印刷。

 

五、講章全文

自由之門

  中世紀波斯三大詩人魯米(RUMI)曾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囚犯收朋友送的禱告毯,雖然這不是他最中意的禮物(他衷心期待一把銼刀或牢門鑰匙),不過他仍然利用它來進行禱告。他每天跪在毯上禱告,跪拜;久而久之,他注意到毯子上方有個很奇怪的圖案,位置剛好在他叩頭時前額碰觸的地方。他對著圖案苦思許久,突然發現,那是他囚室門鎖的結構圖。魯米最後的結論是: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恆在做的事,都可以為你打開一扇通向精神深處、自由之門。

    這便誠如牧者雅各所寫的信一般,他勉勵讀著信的眾多基督徒們,你們要在實際生活中,持之以恆的表達出對上帝信仰的信實。

 

如何表達對上帝的信呢

  那麼,要如何表達出對上帝的信仰呢?首要條件便是你出自內心真誠的行動,因此他問著:「如果有人說他有信心,卻不能用他的行為證明出來,有什麼用處呢?那信心能救他嗎?」(雅二14)。所以「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二16)牧者雅各更關心,當他們遇到試煉之時,他們該如何自處呢?他首先鼓勵他們「要忍耐到底」,因為「遭受試煉而忍耐到底的人有福了;因為通過考驗之後,他將領受上帝向愛他的人所應許那生命的冠冕。」(一12)而信是一種動態的行動,絕非只是坐著聽,他進一步要信徒追求那屬天的智慧:「從上面來的智慧有幾樣特徵:第一是純潔,其次是和平、謙和、友善,充滿著仁慈,能結出豐富的善果,沒有偏私,沒有虛偽。」(三17) 

  他相對警告信徒,不可和世間為友,因為「你們這班不忠不信的人哪,難道不曉得跟世界做朋友就是敵對上帝嗎?誰要跟世界做朋友,誰就是上帝的敵人!」(四4)而其中屬於世界的,牧者雅各特別選出一項來強調,他認為舌頭及互相誹謗,是教會信徒群體在處世時要特別小心謹慎的。直到最後,他才交代要信徒專心於使生命豐富,不要過度關心在錢財之事,要以忍耐與禱告的態度,面對主要再來──祂的審判,這項嚴肅之事。

 

不可發誓

  延續雅各信中對舌頭的談論,最後雅各引用主耶穌自己的話來提醒(太五34~37)信徒,首先「不可指天指地,或指任何東西發誓。」(雅五12)發誓時為要讓別人相信,誠如台灣許多政治人物,會在選舉時任意至廟裡斬雞頭發誓般,會在神明面前,或指著自己信奉的神之名宣誓,牧者雅各提醒我們,請不要任意使用上帝之名宣誓,因這直接違背上帝誡命(第三誡),因上帝說:「不可濫用我的名;凡濫用我的名的人,我--上主、你的上帝一定懲罰他。」(出廿7),

  更重要的是,牧者雅各提醒我們,行事為人應保持誠實,前後一致,說的話要像已簽名的文件一樣,「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雅五12B)若我們真的讓別人懷疑,那麼,老實說,你做任何宣誓都沒用,因此不需發誓,要嘛,就直接讓別人從你的作為相信你,不然的話,再怎麼宣誓保證都只是空話一場。

     

禱告的功效

  生命中的受苦、喜樂、與生病之時,雅各強調禱告在就在這些不一樣的情況下發生,「義人的禱告有很大的功效。」(雅五16),在早期,對生病之人用油(醫藥用)膏抹於身上,這是一種治療方法,雅各期勉教會的長老,應用禱告服事病人,而義人的禱告出於信,這種禱告會讓病人得醫治。在病床上,病人也會特別感受到自己的軟弱與罪性,在傳統觀念裡認為,一個人的生病,常是因為他得罪上帝所導致,因此當主耶穌醫治人時,他首先向癱瘓病人宣告的是:「孩子,你的罪蒙赦免了。」(可二5)之後,祂才醫治他的病:「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可二11)

  因此雅各也這樣說:「主會恢復他的健康,病人所犯的罪會得到赦免。」(雅五15)這便告訴我們,人完全被醫治,除了身體上的病之外,其實內心的病更為嚴重,當人願意認罪,並被赦罪後,他的狀況隨即開始改變,上帝的手會醫治,這就是禱告帶來最大的功效。就如保羅這樣說「同樣,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原不知道該怎樣禱告;可是聖靈親自用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歎息為我們向上帝祈求。」(羅八26)這就是義人大有功效的禱告。王上十七~十九章記載著先知以利亞,他是位了解上帝心意的先知,當王帶領以色列偏離上帝,去敬拜別的神時,伊提出警告,並透過祈禱讓天不下雨,後來再禱告讓雨下來,這就像生病(枯乾)與復原(重新生長)的過程。不管人怎樣離開真理,要緊的是互他回轉,「將罪人的靈魂從死裏搶救回來」(雅五20),這正是基督徒的責任與使命。

 

最後的提醒

  這是牧者雅各最後的提醒,他要告訴我們,信需有行動,也需要忍耐到底來培養;在今日的經節中,他要告訴我們:第一、沒人知道主何時再臨,因此請不要浪費生命,在世間無謂的事物上(財富與名聲),更加不需要讓誹謗、發誓這些嘴舌之事,影響損害我們與別人的關係。第二、禱告要成作我們生命的功課。因為禱告,是我們與上帝連結一種重要的關係,在聖經中,只有以諾「及上帝相及行」(創五24)與以利亞他們的結局是讓上帝接走,他們是用什麼與上帝相連呢?就是禱告,所以我們也要用禱告,與我們的主同行,相信因此祂的祝福,必然加添在我們人生所經路程。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回上一頁
類別:
 
關鍵字:
附加檔案:
線上影音:
 

TOP
回上一頁
 
**目前暫時只開放有記錄在本宗的牧師能夠分享講道稿,謝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sermo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