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 2011/3/17 下午 02:34:31 )
  教派: 長老教會 主題: 2011講道集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與上帝對遇
對應主日:2011/07/17
作者: 李孝忠牧師
經文: 創世記28:10–22
字級調整:
摘要  
一. 釋義
「伯特利」原名為「路斯」,希伯來人將它改名為伯特利,意為上帝的殿、天的門。人與上帝對遇之處可稱為伯特利。
 
28章13節:耶和華在梯子上端自我介紹:「我是耶和華擬組亞伯拉罕的上帝,也是以撒的上帝….」,對照27章20節雅各裝成以掃對他父親以撒說:「因為耶和華你的上帝使我遇見好機會得著的…」,到此刻為止,雅各從未稱呼耶和華為他的上帝。
 
28:16 – 18:雅各的回應與夢中的上帝的應許並無相關,他懼怕並宣稱父家的上帝竟然臨在此地。這是雅各首次與上帝對遇的經驗,他的行動是立石為柱,澆油其上;他的言語是條件式的語氣:「上帝若與我同在…保佑我…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上帝。」應許對雅各而言,仍然遙遠,他期待的是目前的危機能解除並能平安回父家承接財產。
 
 
二. 參考書目
Verlag, Neukirchener. 1985.Claus Westermamn Genesis12 -36 . tras.byScullion S.J.,JohnJ.. London:SPCK.
紀博遜。1994。創世紀註釋下冊。馬鴻述 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內容

前言

  大人和小孩的差異是什麼呢?其實大人和小孩有很大的差別。例如:大人十多年沒改變,代表保養得宜;當人說你幾十年來都沒變老,是一種讚美。然而,年紀是騙不了人的,白髮,皺紋都會留下痕跡。但對小孩來說,十多年都沒改變,表示小孩都「養不大」,反而不是件好事。
 
  父母要瞭解,孩子的改變是很快的,不只外表上的改變,連內心都會隨時間變化。而且不是以「年」來計算,而可能是以「月」為單位在改變。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若沒有隨時間改變,那是父母的問題,沒有意識到孩子內心世界的改變。
 
  分享一則網路故事。有個小孩從小就很乖,但到了十多歲叛逆期時,迷上了世界一流的賽車手—舒馬赫。把舒馬赫視為偶像,想跟他一樣。但他學業卻因此退步。某天,這位有智慧的父親找來考試考不好的孩子,跟他說:聽說你最近功課退步喔。孩子回答說:是的,但是我的偶像在他小時候也考零分,而他也成為了世界有名的賽車手。但父親說:他是考零分,但是你考了五十分,所以你沒辦法跟他一樣成為一流賽車手。於是,父子約法三章,如果兒子可以每次都考零分,父親就不會再管他。但是附帶條件是不能缺考也不能繳白卷。結果,兒子本來很高興可以不用再被要求,考試的時候盡量寫錯的答案,但是寫到後面比較難的題目也只能用猜的。最後考出來是三四十分。父親跟他說,你以後要更認真考零分才行。但是,考零分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一直經過一年兒子才考到零分。這位父親是很有智慧的,因為要考零分表示要知道所有正確答案。他用不同的想法來引導孩子。教會當中,大人希望小孩可以接受教會的信仰生活,強迫孩子來教會做禮拜,但是小孩卻無法體會到大人的信仰體驗。 
 
 
本論
1. 故事背景
  今天的章節是有關雅各的故事。雅各和以掃是兄弟,在出生時,抓著哥哥的腳出生。因此雅各這個名字有「抓住」的意思。雅各為了得到長子的名份及父親的祝福,在他的兄長打獵回來,極為飢渴疲憊時,以紅豆湯和餅換取長子的名份。此外,雅各在父親以撒年老的時候,欺騙他得到祝福。年老的以撒有點糊塗,喜歡吃以掃打獵的山產。雅各的母親利百加要雅各用山羊羔皮披在自己頸項和手上扮成多毛的以掃,把食物奉上給以撒。雖然以撒對以掃的外表加上雅各的聲音,覺得有點奇怪,但是以撒還是將對長子的祝福給雅各。以掃後來知道失去長子的名份及父親的祝福,對雅各心生怨恨,就開始對雅各展開追殺,變成家庭悲劇。故事自此開始,雅各的母親利百加要雅各逃亡到遠方,並跟以撒說:「雅各去我哥哥那邊娶妻,而不娶外族女子為妻。」,雅各歲開始逃難的人生。
 
 
 2.逃難中夢見上帝
  在往哈蘭的路上,雅各夢見天梯、使者和耶和華上帝。上帝首先自我介紹說: 我是耶和華,是你祖父和父親的上帝。並要正在逃亡的雅各到東西南北,四方發展。上帝應許他要賜給他所躺臥之地和無盡的後裔;不論他在何處,上帝必會與他同在。(參考28:13 - 15)從上述經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雅各和上帝並不熟識,所以上帝要先自我介紹。雖然雅各從小成長在宗教氣氛濃厚的家庭和社區中,雖然經常聽到父執輩談到上帝如何引導先輩祝福族人,然而雅各對上帝仍然是陌生的。今日的教會信徒可能和雅各有相同的情境,雖然在教會和家庭中聽到有關上帝的故事,卻依然未接納祂成為自身的上帝。親身經歷上帝或與上帝對遇可能信仰建立不可或缺的過程。此外,人類的共同特性之ㄧ是在困境中比較會尋求外力支援,尋求上帝幫助。雅各在逃避以掃的刀劍時刻夢見上帝,是夢也可能是心靈深處的期待。多少人都是在人生走投無路時才謙卑地尋求上帝的介入。
 
3.條件式接納
  經文中20節記載雅各回應道:「上帝若與我同在,在我所行的路保護我,使我有食物吃,有衣服穿,使我可以安然回到父親家中,那耶和華的確是我的上帝。」可見雅各此時尚未全然接受上帝作為他的上帝。雖然雅各已經得到宗教及文化上的好處,包括祝福和財富等。但是父親的上帝還不是他的上帝,除非他體驗到上帝對他看顧 ─ 能帶領他平平安安地回到父家接收財富和祝福。所以,在此時雅各尚未真誠接納上帝成為他的上帝,直到創世紀三十二章節中:雅各在雅博渡口跟天使摔跤,雅各改名成以色列之後,才完全地接納上帝作他的上帝。因此,信仰不是透過宗教,也不是經由文化傳統建立;若不是親身去體驗到上帝的帶領,下一代是很難將上一代的上帝接納成為自己的上帝。猶太人在十二歲以前很熟悉聖經的故事,但在十二歲成年之後,便要對自己負責。於是他們才真正去找尋父親的信仰的上帝,是否也是自己所信仰的上帝。
 
 4.對遇的主動者
  整段經文雖然以雅各為故事的主軸描述雅各的夢境和與上帝對話內容,然而「夢中對遇」的安排者卻是上帝本身。就像祂主動走向亞伯蘭一樣,它亦主動走向雅各闡述祂的呼召和應許。上帝關愛祂的創造,為了拯救世人,主動走向世界與人對遇,這是上帝慈愛和憐憫的本質。
當代基督徒父母為了兒女信仰的建立,常用盡一切方法,包括威脅、利誘…,其動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們若確信上帝是主動的上帝,是慈愛憐憫的上帝,是在危急中的幫助者,則當鼓勵兒女們勇敢地走出溫暖的家庭和教會的「綠屋」,走向未知之境、挑戰之地尋求他們生命的方向和目標,相信他們終必與上帝對遇。
 
 
結語
  今天這段故事可以給我們另外一種的想法。我們應該要鼓勵的孩子擴大生命的視野和經歷,接受各種不同的挑戰,就像雅各一樣在困境中體會到上帝對他的照顧,才能接納上帝成為自己的上帝。今天在此鼓勵青年,要走出去。雖然很多父母很愛護孩子,給予許多保護,但唯有經過困境的挑戰,孩子才能親自感受到上帝的愛的扶持。很多出外的青年有很多故事希望跟我一起分享,我們應該是洗耳傾聽。兩代之間的信仰,與其用愛心過度保護,強加灌輸信仰,倒不如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與上帝對遇,經歷他的安慰和拯救及賜福。願我們的孩子下一代在信仰的追尋過程中得到智慧也得到勇氣。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回上一頁
類別:
 
關鍵字:
附加檔案:
線上影音:
 

TOP
回上一頁
 
**目前暫時只開放有記錄在本宗的牧師能夠分享講道稿,謝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sermo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