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 2011/3/17 下午 03:29:39 )
  教派: 長老教會 主題: 2011講道集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恁互in食
對應主日:2011/07/31
作者: 李孝忠牧師
經文: 馬太福音14:13–21
字級調整:
摘要  

釋義

  這是四福音書同時記載的神跡故事,然而內容不盡相同。約翰福音6章提到5餅2魚是由孩童所提供,分餅給群眾的是耶穌本人,然而馬太福音則提到餅魚是由門徒提供,分餅的工作是耶穌遞給門徒再傳給眾人,且在16節耶穌特別強調:「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喫罷。」,馬太經文似乎有意凸顯門徒在神基里的角色和責任。
 
  經文的脈絡提到施洗約翰被殺的事情,耶穌聽到這事後就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神蹟的故事與緊張的政治情勢攸關。
 
  馬太群體多為猶太人,對文化裡的數字涵義有一定的想像空間,「十二」和「五千」具有政治內涵,可能象徵12支派和軍團的數目;而耶穌5餅2魚的神蹟可能讓馬太群體及客聯想到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歷史故事。 
 
 
參考書目
Carter, Warren. & Heil, J. Paul.1998. Matthew's parables. Washington: The Catholic Bible Association. 
Davies, W.D.& Allison, D.C. 2007.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 according to Saint Matthew v.2 London: T & T Clark Ltd.
環球聖經公會。2000。研讀版聖經 - 新譯本。台北。環球聖經公會有限公司。
內容

前言

  數字在不同文化裡常代表不同的義意,「九」在台語是不祥的數目,但在北京話卻被賦予正面的涵義,如「九五之尊」、「長長久久」。今天的五餅二魚故事裡面有一個12,對猶太人有什麼意涵?猶太人有十二支派,所以對猶太人來說,耶穌的神蹟是餵飽所有的百姓;「五千」又代表甚麼意思?猶太人那時候的軍隊,五千人剛好一個軍團,不包括婦女和孩子,皆為壯丁。當時的以色列百姓和執政者看到耶穌可以使一個軍團吃得飽、可以生存,可能很快就聯想到摩西帶領著以色列的百姓要離開埃及,脫離殖民帝國。在台灣我們也有類似的經驗,在戒嚴時期時,當人民無心說出的一句話,被獨裁者聽到時常會被賦予特別的政治意涵,藉以打壓異議份子。獨裁者、帝王對百姓常常會以政治、軍事的眼光來看,耶穌雖然沒有那個意思,但是,對羅馬帝國來看耶穌的舉動,常常以軍事來解讀。
 
敏感的情境 
  今天我們所看的聖經節背景是,希律王殺死約翰後,為什麼希律王要殺死約翰?在曠野的時候約翰聚集許多的人,希律王就已經想殺死約翰了,但是怕眾人,當時有很多人看約翰是先知。在希律生日那天,希羅底的女兒在賓客面前跳舞,很得希律歡心。希律就對她說:「無論你要求甚麼,我都願意給你。」女兒受母親的指使,要求王說:「請立刻把施洗者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約翰對希律王來說是很大的危險,他很怕約翰,因為約翰的身邊有著許多人,當他殺死約翰後,又聽到耶穌的故事之後,想說又一個約翰來了,所以就開始尋找耶穌,想除去他。在當時的希律王對耶穌就是有一種政治的感覺,和約翰一樣。我們可以用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段故事,是在政治氣氛很緊張,耶穌出於憐憫來醫治眾人,後來才發生「吃飯」的問題。
 
神蹟的緣由:憐憫
  憐憫這個字的英文意義我們要去了解,憐憫不是可憐,憐憫(COMPASSION)是一個人集結(COM-)許多愛(PASSION)而主動去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所以耶穌是非常愛這些百姓,在病痛中、困苦中耶穌幫助醫治他們。故事中耶穌的門徒對耶穌說:「這裡是偏僻的地方,請大家到附近的村莊買食物。」耶穌說:「不用叫他們散開,你們給他們吃吧。」耶穌覺得準備吃的東西是門徒的責任。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耶穌說:「拿來給我」然後拿著餅感謝,最後使大家吃飽。故事最後解決問題的人是誰?是耶穌。我們知道耶穌能行神蹟,但這跟你我有甚麼關係,耶穌醫治許多人我們可能無法去經驗到這些事,但是耶穌可以做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跟隨去做,在這段經節我們可以做那些功課並實行。
 
  當我們看聖經時可以設身處地耶穌那個年代,在那時候的環境氣氛裡他們是針對甚麼事情而說?為什麼故事要放在翰受害之後?在那個時代耶穌說這些話有甚麼涵義?之後去了解在故事背後給我們甚麼啟示,我們如何將所得的啟示實踐在日常生活中?這樣我們讀聖經,比較不會曲解聖經的原義。這樣,今天我們所看的故事對我們有甚麼樣的啟發,當我們將故事讀完時,是否有在守聖餐的感覺?耶穌說他們都不用去,你們這些學生給他們吃,像是牧師擘開餅後,由長老分給大家吃?其實現代的聖餐在耶穌的時代就是吃飯,耶穌的故事裡,在上帝國的筵席不是很耀眼的,在食物不足夠的狀況,讓耶穌祝福後使眾人可以吃得飽,跟隨在耶穌身邊的門徒則負責傳遞、分發的責任。
 
  若耶穌在我們台灣,看到邊緣人民生活的困境,少數民族的文化在遺失,貧窮者經濟如此困難,因著憐憫耶穌拯救受苦者,耶穌幫助受迫者找回自尊、文化,耶穌要使貧窮者生活改善,社區的心靈都可以提升,可以得到拯救,耶穌差遣祂的教會要去參與這些工程。
 
主動的愛和使命
  耶穌說:「他們不用去,恁給吃in食」在那時的背景是甚麼?若他們去可能會是很緊張的事,因為當時當權者看他們是政治的群眾,所以他們去可能就會遇到危險,他們去可能會被叫去問話,甚而被捕;然而,耶穌叫祂的學生去,要他們去冒險、去接受挑戰,但最後被釘十架的是耶穌,是耶穌基督自己犧牲。上帝國的筵席裡那個最大的犧牲者是耶穌基督,跟耶穌同工的學生,雖然要冒著風險,不過最後是耶穌承擔,不用害怕。這樣,有人會問說:為什麼要做基督徒?若是當基督徒需要去冒險、接受挑戰..等等。這就是基督信仰的逆理,近來有好幾間鄉村的教會,會友人數很少,經濟也很困難,有的教會甚至即將被中會關閉,然而被派去教會的幾位年輕傳道師,卻能靠信心勇敢面對困境和挑戰,他們所擁有的微薄資源和力量經過耶穌祝謝後,卻能提供社區的弱勢兒童和家庭「吃飽」。這些故事見證了基督信仰的內涵 :上帝國的筵席是在我們不足的時候來倚靠耶穌基督,倚靠上帝的權能,那個不足會得到飽足;上帝國不是靠人的權力和財力,不是靠有多少的軍兵、戰鬥力,是靠著憐憫和分享的愛心,加上耶穌的祝福,使問題得到解決。
 
結語 
  從「五餅二魚」神跡故事中,我們或可得到一些啟示。當我們要做主的學生,首先要認真的學習建立「憐憫的心」,當我們看到弟兄姐妹受苦,我們是不是有熱情、有憐憫的心來關懷他們,服務他們,而不是一味地想將他們「基督教化」,當我們存憐憫的心的時候就會勇於面對挑戰和付出,我們固然力量有限,但也正因此才會祈求、倚靠耶穌基督的介入,也因此我們才能體驗與上帝同在、同工的應許和祝福。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回上一頁
類別:
 
關鍵字:
附加檔案:
線上影音:
 

TOP
回上一頁
 
**目前暫時只開放有記錄在本宗的牧師能夠分享講道稿,謝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sermo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