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 2007/3/30 下午 05:08:43 )
  教派: 長老教會 主題: 聖靈降臨節 2007講道集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五旬節後第二個主日
對應主日:2007/06/03
作者: 康進順牧師
經文: 列王紀上18:20–21 , 詩篇96 , 加拉太書1:1–12
字級調整:
內容
一、簡介
雖然經文只是十八章的一部份,但是我們要以十八章來處理經文的信息。對抗是這章的主題。一開始上帝呼召以利亞去向亞哈王說,他要降雨在地上(vv.1-2a)。場景轉到外一邊:以色列的亞哈王,呼召他的僕人俄巴底亞與他朝不同的方向去找尋水泉,因為撒馬利亞的乾旱很嚴重(vv.2b-6)。一開始就顯示出兩個王差遣僕人之間對抗的緊張性。這對抗的高峰顯現於,迦密山上,上帝與巴力之間的對決。換句話說,這也是一場巴力主義(Baalism)和 耶和華主義(Yahwehism)的對抗,巴力主義是宗教信仰和習俗的一個系統,它認為生命的力是隱藏在創造的過程裏面。但是來自耶和華的信仰相信,生命力是掌握在造物者耶和華的手中。
二、釋義
在迦密山上,以利色亞首先面對以色列人(vv.20-24)。 他直接指出以色列人的問題。面對以色列的指責,以色列人無言以對。最後以色列人接受以利亞的建議,檢驗耶和華是上帝或是巴力是上帝(v.24)。
在競賽中,巴力的先知首先上場(vv.25-29)。按著以利亞的建議,巴力的先知呼叫他們上帝的名字直到中午,但是沒有任何回應。在以利亞的嘲弄下,他們大聲呼喊,甚致劃破自己的身體直到傍晚,但是仍然沒有任何回應。接著換以利亞上場 (vv.30-38)。以利亞叫以色列人靠近看他如何準備祭壇,接著以利亞邀請他們參與,三次把水澆在祭物與木材上面。準備好之後,以利亞向耶和華禱告,耶和華回應以利亞的禱告,差遣火從天而降,燒盡所有一切。耶和華打敗了巴力。
耶和華的勝利不止停留在這關鍵時刻,它的影響力持續向外擴展 (vv.39-46)。 首先以色列人歸回耶和華,而且宣告“耶和華的確是上帝”,然後巴力的先知被殺。最後乾旱因為降雨而消除,回應了前言對水的關心(vv.1-6)。
1. 迦密山上競賽的動機(vv.20-21)
競賽之前以利亞質問全體以色列人「你們要到幾時才能拿定主意呢?如果上主是上帝,就敬拜他;如果巴力是上帝,就去拜他好啦!」(v.21)。「你們要到幾時才能拿定主意呢?」(limping with two different opinions這是一句希伯來的諺語,字面上的意思是「在兩根樹枝之間蹣跚而行」。所要傳達的意象可能是鳥兒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是一個人持著兩根樹枝蹣跚而行.以利亞迫使以色列人要在耶和華和巴力之間抉擇,但是以色列人對於這挑戰,沒有任何反應,如同亞哈王面對以利亞的指控一樣(v.18)。雖然以利亞離開以色列人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但是他的確知道以色列人所面對的危機,不是乾旱而是對耶和華的忠心。因此,在解除乾旱之前 (v.41) 以利亞必須使全體以色列人回轉到他們對耶和華的忠誠,這是以利亞提議競賽的真正目的。
2.競賽的規則-耶和華與巴力之間的對抗(vv.22-24)
競賽的規則很公平,雙方各有一頭牛,切成磈,放在木頭上,但是不能點火.不同的是,參與競賽的人數:一位耶和華的先知對抗450位巴力的先知。但是影響比賽結果的重要因素不是參與者的人數,因為他們不能點火,而是他們所敬拜的神耶和華和巴力,只有他們才能點火在祭物上以證明誰才是真正的上帝。因此這競賽是耶和華與巴力的競賽。
3.巴力的先知先上場(vv.25-29)
巴力的先知首先上場,他們呼叫巴力的名字說「巴力啊,答應我們的請求吧!」從早上直到中午,但是卻沒有任何聲音,沒有任何回應。他們甚至進一步圍著祭壇跳舞,他們的祈求即簡單又粗俗,但是他們的儀式卻是很瘋狂。接著以利亞嘲笑他們,他以類似人類的種種限制來嘲笑他們的神巴力:巴力聽不到他們因為他正為其它的事務心裏煩忙,或為了其它的事走到旁邊去了,或他正在逃難的路上奔走,或正沈睡在死亡的權勢之下.因此,以利亞刺激他們叫大聲一點好叫醒巴力。立刻,巴力的先知大聲呼喊好讓巴力聽到他們,甚至用刀槍割自己好使巴力脫離死亡的權勢,直到傍晚.雖然他們盡一切所能來補足巴力的不足,卻是仍然一片死寂,沒有任何聲音,沒有任何應允,沒有任何理會.他們瘋狂的演出不能使巴力成為真正的神。
4.以利亞上場(vv.30-38)
現在輪到以利亞上場了。相對於巴力先知們快的節奏和瘋狂的儀式,以利亞放慢他的節奏,並且很有順序執行一切。首先,他叫所有的以色列人近前來看他要做的事。以利亞沒有忘記這競賽最主要的目的是,使以色列人回轉歸向耶和華。以利亞所要做的是值得以色人效法的模範。首先以利亞按著以色列支派的數目,使用十二磈石頭修復已經毀壞的耶和華的壇。這十二磈石頭使以色列人民想起耶和華無可敵擋的權能,藉著它,耶和華切斷並吸乾約旦河水,讓他們的祖先通過約旦河 (書4:1-9, 20-24)。現在耶和華要做相同的事,但是以不同的方法。
然後以利亞在壇的周圍挖溝,擺好木柴,把祭物放在上面.很奇怪地以利亞叫以色列人提十二桶水(每次四桶,總共三次)澆在祭物和木柴上面,水浸濕了祭壇也滿了溝渠。在這裏水有多重意思:水可能象徵雨水的到來;水也增加競賽的困難度;水也使得以利亞和以色列人期待耶和華再次顯現他的大能,自天降下大火,把水吸乾,像當年吸乾約旦河水,使以色列人得勝一樣。
當一切就序之後,以利亞向耶和華禱告 (vv.36-37),禱告中以利亞提到耶和華是以色列列祖的上帝。耶和華與以色列的祖先有一段長的故事.然而以色列人已經忘了,他們不認識耶和華。因此,以利亞禱告讓以色列人知道耶和華才是真的上帝,並且使以色列人回心轉意。在這章耶和華的僕人以利亞按著上帝的話控制整個故事的進度(v.1),但是,在決定性的時刻,耶和華親自上陣,馬上耶和華的火從天而降,燒盡一切,甚至溝渠裏面的水.
決定性的勝利具有強大的影響力,無人能擋。首先這勝利衝擊以色列人,使得他們不得不俯伏在地,說:「上主是上帝;惟有上主是上帝。」(v.39) 他們的心不再像小鳥在枝頭間跳來跳去,他們一心宣告只有耶和華才是上帝。接著,這勝利擊敗了巴力的先知(v.40)。以色列人按著以利亞的話抓住他們,以利亞在基順河邊殺了他們.這勝利也影響以利亞和亞哈王的關係,他們之間不再是敵對緊張的關係,以利亞邀請亞哈王到山上又吃又喝,好像獻祭後的宴席一般 (Exod. 18:12). 最後勝利的功效擴及外在的環境 (vv.43-46). 因為以色列人背叛耶和華而來的乾旱被傾盆大雨所壓住。
三、思考的方向──題目「信仰的危機與轉機」
強調故事中以色列人所面對的信仰危機,也就是巴力主義與耶和華主義之間的抉擇。然後反思現代基督徒,在科學文明進步的今天,面對另一個型式的巴力主義的興起,人藉著文明要掌控一切,把耶和華從生活中排除所面臨的危機。要如何解除這樣的危機,只有回歸信仰的傳統,才能再次感受大雨潤澤乾渴心靈的喜悅。
特別是,以色列所面對的信仰危機與今天的基督徒所面對的危機之間的相似性。故事中以色列人無法在耶和華和巴力之間做一抉擇。他們希望雙腳同時踏雙船,這信仰的融合(syncretism in faith)是以色列人所面臨最大的危機。也是今日人類文明的危機。我們強調「知識就是力量」,並且試著去得到越多的知識來控制我們的生活,使得耶和華從我們的生活中退縮成為宗教的裝飾品。人類想要以現代的巴力神──知識,來取代耶和華。
四、大網
1.前言──危機與轉機之間的關係。
2.信仰的危機:從以色列人的信仰危機,反思今天二十一世紀人類所面對的信仰危機。
3.危機所產生後果──當時的乾旱與現代人心靈的飢渴。
4.如何解除危機?
(1)簡述故事中巴力先知的努力,沒有任何一點功效。對照,現代的文明如何解決心靈乾渴的問題。藉著知識,權力,金錢,等種種的慾望要來解決心靈乾渴的問題。
(2)簡述先知以利亞如何帶領以色列人解除信仰的危機。
第一、要下決心,不要三心兩意,除去現代人的投機主義。
第二、回歸信仰的傳統──為耶和華建立祭壇,尊耶和華為大,上帝大能的手所顯現的神蹟,要解除人類的危機。
5. 今日教會面臨信仰危機的反省:不是創新,而是回歸信仰的傳統聖經。
備註
1. Brueggemann, Walter. 1 & 2 Kings. Smyth & Helwys Bible Commentary 8, Macon: Smyth & Helwys, 2000.
2. Nelson, Richard. First and Second Kings. Interpretation Commentary,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 1987.
3. Seow, Choon-Leong. The First and Second Books of Kings. NIB. III,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回上一頁
類別:
 
關鍵字:
附加檔案:
線上影音:
 

TOP
回上一頁
 
**目前暫時只開放有記錄在本宗的牧師能夠分享講道稿,謝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sermo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