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發表時間: 2007/1/12 下午 03:25:58 )
|
|
摘要 |
|
|
|
1、湖邊的宣講-5:1~3 2、得魚的神蹟-5:4~73、彼得的告白-5:84、得人的應許-5:9~11 |
|
|
|
內容 |
|
|
|
一、 前言
以「湖濱散記」為主題,並不是要探討美國自然主義的哲學家梭羅的膾炙人口的作品-《湖濱散記》;而是因為這故事發生在美麗的湖濱,並且融合了馬可的資料和路加的編輯,呈現了「散記」的文學特色,故以此出滿美感的主題來思考路加5:1~11的信息。 耶穌呼召門徒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是否受施洗約翰影響?我們並不確定,因約翰有門徒追隨(太11:2,路7:18)。不過,耶穌計畫一個長遠的上帝國事工卻有脈絡可循,因此,耶穌需要一群學生受栽培來承擔上帝國的志業。自古以來的偉大人物如:摩西和耶書亞,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孔子和孟子、曾子,及耶穌和十二使徒,他們都在生命的重要階段招收門徒,以繼承不朽志業。
二、分段要義
1、湖畔的清晨-5:1~3 2、到水深之處-5:4~7 3、彼得奇異的回應-5:8 4、得人的應許-5:9~11
二、 經文釋義
5:1~3有一次,耶穌站在革尼撒勒湖邊,人群擁上來,要聽他宣講上帝的話。他看見兩條船停在湖邊,打魚的人離開船,正在岸上洗網。耶穌上了西門的那一條船,吩咐西門把船稍微划開。耶穌坐下來,從船上教導群眾。 本段記載是依據馬可一:16-20 (參太 4:18-22),但內容卻重新編輯,並做了相當大的修改。「革尼撒勒湖」就是加利利湖,或稱提比哩亞海,其名稱是來自迦百農南邊的一個富庶且人口眾多的平原-革尼撒勒。這個美麗的名稱的字源含有:豎琴,花園中的王子,和財富的花園三重意義,足見其美。在這美麗的湖濱,群眾群集,要聽耶穌宣講「上帝的道」( ho logos tou theou),這是路加首次使用「上帝的道」這詞,路加福音中共有4次(路5:1; 8:11,21; 11:28);使徒行傳則使用14次(徒4:31;6:2,7;8:14;11:1;12:24;13:5,7,44,46;16:32;17:13;18:11),其中絕大部分都與使徒宣講的信息有關;這裡是專指耶穌自己的宣講。因此,路加把教會的宣講植根於耶穌的教導;但「上帝的道」的終極根源乃是上帝。 因人群太擠,耶穌上了彼得的船,稍稍離岸,利於宣講。耶穌坐下,這是典型猶太拉比教導人的樣式。彼得的船幫助了耶穌的宣講;而耶穌的呼召則改變了彼得的一生。
5:4~8 講完後,他對西門說:「把船划到水深的地方去,然後你跟你的夥伴撒網打魚。」西門說:「老師,我們整夜辛勞,甚麼都沒有打著;既然你這麼說,我就撒網吧!」於是他們撒網,捕到了一大群魚,魚網差一點破了。他們就打手勢,招呼另一條船的夥伴過來幫忙。他們來,把魚裝滿了兩條船,船幾乎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這情形,就跪在耶穌面前,說:「主啊,請你離開我吧,我是個罪人!」 「捕魚滿網」的神蹟是路加獨有的記載;而耶穌復活後也有類似的神蹟,記載於約翰福音中(約21:4~11),因此,新約學者布朗神父( Remond E. Brown)認為這是路加把復活後的場景置入於耶穌的傳道事工中。其理由除了神蹟的相似性外,更重要的是彼得對這神蹟的反應-「跪在耶穌面前,說:『「主啊,請你離開我吧,我是個罪人!』」什麼理由讓彼得覺得自己是罪人呢?有可能是像以賽亞面對真神時自慚行穢的回應(賽6:5),但更可能是想起否定自己的主的罪疚感使然。尤其是彼得的告白方式:下跪,稱呼耶穌為主(kulie),這種基督論明顯不是早期的,放在這段記載中,隱藏著路加的神學企圖:復活後的再委身乃是耶穌首次呼召的延續;而順服的神蹟乃是神蹟性順服的前奏。路加打破了復活前和復活後的界線,在時間上可能是一個錯誤;但在神學上,卻是一個突破。 5:9~11 他和其他夥伴對打到了這一大網魚都很驚訝。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也一樣驚訝。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他們把船靠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彼得和他的夥伴都對這神蹟驚訝,除了時間上、經驗上的不可思議外,還有數量上超乎想像。神蹟是上帝作為的記號,神蹟讓人驚訝,更讓人認識行神蹟的主。「不要怕」是宣布赦免和恩典的話,意為「停止懼怕」,預備進入一個新的生命階段:「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得」的原意是「抓活的」,是要抓活的生命,而不是死亡;「得人」是應許,也是使命:要用全生涯得活生生的人。 「得魚」的神蹟和「得人」的應許對漁夫彼得而言,這是畢生難忘的「呼召」。 對台灣的基督徒來說,「得魚」可改為「得錢」,再從得錢的追求轉而為得人的委身。
三、 思考方向
1、得人如魚的應許與今日信徒的宣教使命。 2、開到水深之處-開到思想、藝術、神學、和生命的水深之處。 3、開放自己,讓生命經驗上帝無限的豐富。
四、 大綱建議
1、湖邊的宣講-5:1~3 2、得魚的神蹟-5:4~7 3、彼得的告白-5:8 4、得人的應許-5:9~11
五、 參考故事
朱銘先生不但是台灣家喻戶曉的雕刻家,更是國際知名的藝術家。在海外看 到Discovery 頻道介紹他的創作和奮鬥歷程,作為一個台灣人,實在與有榮焉。而他每一次的突破,正是「開到水深之處」最佳的本土註腳。座落於依山傍海的金山的朱銘美術館,堪稱是他一生藝術的顛峰,更是世界級的美術館。 以下為網路較少資料: 朱銘一九三八年生於台灣苗栗通霄的窮苦農家,十三歲那年,拜師學雕木刻,其師擅長寺廟人像與中國歷史人物。其間,他不但秉承了師父對傳統題材的熱度,還掌握了木雕的精髓。不久,他便自立門戶,並成為傑出的手工師傅。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一九六八年,再次拜師,這次是台北楊英風的門下。楊英風是著名的雕塑家,曾留學日本和羅馬,擅長大型抽象不銹綱作品。朱銘身子結實但清瘦些,楊英風鼓勵他學太極,以便強身磨練意志,就在學習太極的過程中,朱銘領悟了身、心、力量的來源與制衡,以及矢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哲理,創作了一系列單件及對招的太極作品。 後到紐約訪問,受美國普普藝術的影響,創作了人的系列-「人間」,木刻上色彩粗獷,或保麗龍鑄銅,被綑著的人像型態扭曲,沒有臉容,但表情氣鼓鼓的,呈現一般詼諧、活潑、豪放、野性的味道。 由朱銘先生一手創建的朱銘美術館座落於依山傍海的金山,展現的正是朱先生畢生對藝術創作及社會關懷的熱情與執著,十二年的心血投注,這件龐大的作品,終於在一九九九年九月十九日與大家正式見面。佔地十一甲的美術館擁有寬闊戶外展示空間,人文藝術的精神與大自然虛懷若谷在此互相交融,她遠離了市儈塵囂,提供了現代人接近藝術、沉澱心靈的園地。 http://public1.ntl.gov.tw/publish/bookevlu/52/81.html 禱文 主啊!讓我們從罪的重擔中得釋放,賜給我們自由,並因你的愛子,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得到豐盛的生命,又因你在我們生命中奇妙的改變而樂意委身,成為得人的門徒,直到永遠。
六、 資料來源 -釋義及故事來源,加註
1、盧俊義,《細說路加福音:耶穌的故事》,台北:信福出版社,2002。 2、陳嘉式,《中文聖經註釋:使徒行傳》,香港:基文出版社,1996。 3、Leon Morris, 《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路加福音》,潘秋松譯,台北:校園出版社, 1996。 4、 N.T. Wright, 《路加福音.真是這樣?》,胡仕雄譯,台北:友友文化公司, 2005。 5、孫寶玲,《路加福音析讀.逆轉人生的上帝之子》,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 6、Joseph A. Fitzmyer, S.J., Anchor Bibl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1981. |
|
|
|
|
|
|
|
|
|
|
|
|
|
|
|
|
**目前暫時只開放有記錄在本宗的牧師能夠分享講道稿,謝謝。**
|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sermo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
|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