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時間: 2012/3/14 上午 10:23:02 )
  教派: 長老教會 主題: 2012講道集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想念上帝的慈愛
對應主日:2012/07/08
作者: 許芳菁牧師
經文: 詩篇48:1–14
字級調整:
內容

A、  前言

  詩篇48篇,其氣氛為經歷一次大拯救之後的歡欣。雖然不知道詩人當時寫作的詳細背景,我們發現本詩所要表達的不限於猶大的山丘;對詩人而言錫安不只是地方的首府;她的爭戰與全地有關,在時間上又擴及到將來。以地上的城來看見「天上耶路撒冷」的模樣。以有限的歷史經驗,要成為信仰的養分。以有限的動作,提醒自己更深認識無限的上帝。

 

B、經文釋義

V1-3對著上帝的城、並在聖山中讚美耶和華,這山、這城為全地所喜悅。但詩人也不避諱這山這城曾遇見患難,但在患難中這山這城仍為避難所在,故要讚美耶和華,祂是本為大的神。

V4-8從歷史上來講,所經歷的患難是軍事上的危機,「眾王會合,一同經過」他們一同要來攻擊這地,不僅是錫安山,也攻擊全地各處。最後百姓逃到耶路撒冷,倚靠上帝的保守和看顧。從眾王會合來攻擊的災難中去倚靠上帝,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的喜悅。宮殿,上帝所在的地方,固然是富麗堂皇,但宮殿同也時是一個避難所;並且是給弱小者、被這世界上棄絕的人來得恩典的避難所。

V9-11詩句中描寫在殿中讚美、受教、享受。詩人強調要在殿中想念上帝的慈愛,在殿中的環境容易被提醒,因為總是讓我們回想到上帝的祝福和帶領。上帝所受的讚美,正與他的名相稱,我的讚美永遠不會太多了,正因為耶和華配得全地的讚美。「你的右手滿了公義」,右手是個形容,你那掌權的右手,充滿了公義、聖潔。

V12-14不僅在殿中想念,更要在城中周遊、旋繞、數點。「城樓、外郭」 都是指軍營,這裡的數點、周遊、旋繞並不是要計量自己的實力,而是要看上帝的保守與眷顧,如同在殿中想念上帝的慈愛一般,周遊在城中時也是在紀念上帝的慈愛,直到心裡真知道上帝的看守不僅在現在,而是直到死的時候。上帝的看守不僅在耶路撒冷,是直到地極,因為神的作為是到地極都豐豐富富的。

C、思考方向

  有限的人如何利用有形可見的東西來思念、想念、甚至想像無限的上帝?這樣的紀念、想念、思念帶給人多大的影響?其實我們都只是被我們所想的抓住而已,我們也只能看見我們所想的而已,我們無法看到比我們所想的更多,我願意更多變化我所想的來認識上帝的偉大和無限嗎?

 

D、參考資料

1.Eugene. H. Peterson 著,郭秀娟譯,天路客的行囊,台北:校園,2004。

2.Michael Yaconelli 著,黃丹力譯,在不完美中與神相遇,台北:聖經資源中心,2007。

3.Dan Ariely 著,周宜芳、林麗冠、郭貞伶合譯,誰說人是理性的,台北:天下,2011。

4.林政傑 著,詩篇的講章 上,台北:道聲,1995。

5.Artur Weiser, Herbert Hartwell trans, The Psalm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Press, 1962

 

E、講章全文

 

  詩篇48篇是一首讚美錫安的詩歌,通過讚美上帝的城,讚美城的堅固,詩人歌頌上帝的保護是堅固不動搖的城,是直到永永遠遠的。

 

一、  城池若不是耶和華所建造

  城與房屋是人們建造為保護自己的地方,從中得到遮風避雨,也是人心歸屬的避風港。我們想想去年,也就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的大地震,我們的心除了有好多的捨不得,真不知道這一件事如果臨到我們,我們會如何反應。從中我們也學習到,這些原先我們捉為避風港灣的房屋與建築,在彈指之間變動,有與沒有、得到與失去就在瞬間,人在地震、海嘯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在大自然控訴面前顯得,毫無招架之力。

  這使我們想起詩篇127:1「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重要的不是城池、房屋。重要的是耶和華的看守,當上帝自己看守時,這城、這房屋的主權就是屬耶和華。上帝的城主權就是屬於上帝,並代表上帝臨到這個城。這顯出上帝的全能要成為城池的保護。因為上帝過去如何保守、現在就如何保守,將來也一定這樣保守。所以在瞬息變化的世間,萬物都在變,也似乎再再的考驗我們的承受力,願意詩篇127:1所說的,成為我們的信仰:「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我們回想過去在台灣921地震的時間中,那樣的分離、失去、痛苦,在災難當中我們以為我們會死,我們失去產業我們會沒辦法。從生到死、從有到無、從站立到倒下,許多人在那時不斷在呼喊,上帝啊!你在哪裡?你為何不出聲?上帝啊!我們快要死了,你為什麼不救我們?

  但是當我們走過這些年日,我們一年一年紀念,我們看見太陽依舊升起、太陽依舊落下;樓倒了、樓又重建;我們看見上帝總是在危難當中提供即時的供應和幫助,在裂縫中長出新花朵,在受傷之處撒下安慰。上帝的應許實實在在在我們當中。上帝保護才是最為堅固的城池。

 

二、   上帝的城好看又耐用
  上帝的城是上帝的臨在,代表著是安全、是保護。詩篇的作者用一個可見的建築,象徵上帝的保護,就是他所看為聖的聖山—錫安山,他們所看為聖的城—耶路撒冷城。一個山城,是居高華美更是避難的所在,他們自己稱這是上帝自己的城,是上帝自己要保護的所在,是上帝臨在的地方。上帝的臨在,是人與上帝恩典相遇的地方。

  照理說當人說上帝全知全能,是完全的上帝的時候,上帝的恩典應該是全時間臨在,上帝的保護無所不在才對。但是我們也常說人的終點,是上帝的起點。上帝關一起扇門,他必定為我們開啟一扇窗。好像人在苦難中上帝的保護才即時臨到一樣。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作「高度心理可親性」,它最主要意思是說當人在危險、苦難當中,例如:突發事件、重要他人的失去、錢財的失去、意外、天災臨到時,是最為不堪的時候、最混亂的時候。當那時人的心最為脆弱,也是安全感的防線被突破的時候,但有可能這一個時間點也成為最願意接受幫助的時候。人的混亂成為上帝的機會,上帝不會躲避人的混亂,而是在混亂中與我們相遇,開啟我們的雙眼,再一次看見祂愛的完全,並且用恩典使我們變化。

  在人所認為的混亂中,上帝與我們相遇,上帝帶著他的恩典成為禮物送給我們,在混亂中我們與上帝的恩典相遇。畢德生在天路客的行囊一書中曾說過,「所有我認識信心的勇士都是罪人、懷疑者、忽好忽壞的表演者。我們的安全感不是來自對自己的把握,而是因為我們相信上帝對我們有把握。」這讓我們看見屬靈生命之路似乎就從我們生命的混亂開始,不是因為信仰生活會除去我們的瑕疵,而是因為我們放棄追求完美,取而代之追求上帝,就是那位與我們混亂的生活同在的上帝。

  在萬項變化的時候,上帝的慈愛永遠不變,萬軍之耶和華與我們同在,是我們的避難所。在地雖搖動到海心的世界翻覆中,萬項都改變,唯獨上帝的慈愛卻要常存。於是我們學到了信仰不是一套方程式,也不是考試,而是一種關係,一種信任的關係。信仰無關乎能力,而在於親密度。信仰無關乎完美與否,而在於連結。是對上帝毫不留情的信任。我們是否相信,在外在環境都艱難痛苦時,我們依舊信任上帝的慈愛毫無短減,並時常向我們敞開、供應我們?

三、  人的心要讚美、要喜悅、要常常想念

  就是因為唯獨上帝的慈愛永不改變上,並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時時供應我們,所以詩人說人的心要讚美、要喜悅、要常常想念。

  要讚美是出於對上帝的信任和敬畏。讚美是出於肯定的言語,是對上帝的完全歡迎。讚美是對於關係中的信任與肯定。讚美是信任的延伸,是對尚未見著的事的肯定,是對即將來到的景況的降服。讚美是無所求的,關係中信任到不必求,深信上帝必完全供應。無論我們如何的讚美,經文中告訴我們「上帝啊,你受的讚美正與你的名相稱,直到地極!」絕對不會言過其實,上帝的名是應當被稱頌的。

  要喜悅是讓自己的情緒腦安全。我們的安全是出於上帝的保證,獅子與綿羊一書的作者曼寧,對上帝的愛與不離不棄有一段形容,「我不會撇下你一個人,你是我的,我認得我每一隻羊的名字,你是屬於我的。如果你認為我對你已經失望了,如果你認為我是一個小格局的上帝,所以你大可以保持安全距離,那麼我將會像一隻怒吼的獅子一樣撲向你,把你撕碎,讓你體無完膚,把你身體的每一根骨頭都折斷,然後,我將會把你修補起來,把你褓抱在我懷中,溫柔的親吻你」,上帝的愛在我們準備拒絕的時候,依舊給我們。上帝的愛,在我們對自己沒辦法的時候,祂依舊有辦法。上帝的愛使我們安全。願我們不僅相信經驗過的愛,更是對尚未發生的愛有滿滿的期待和決定願意冒險。這就是我們的喜悅,我們的安全是出於上帝的保證。

  最後詩人要我們常常想念上帝的慈愛,在聖殿中想念上帝,就是在與恩典相遇時,要想念常常記念,詩人提醒我們「12你們當周遊錫安,四圍旋繞,數點城樓,13 細看她的外郭,察看她的宮殿,為要傳說到後代。」要常常到城中繞行,要點數、要細看,看這一座城,提醒自己上帝的保守比城堅固。詩人更說常常述說,述說是繼續傳揚上主的慈愛。人要常常述說、聽、看,幫助自己想念上帝的慈愛。

  詩篇1: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想念是要日夜思想。也許我們輕看了想、默想的威力。想好的、想壞的、想正面的、想負面的,都會對我們的行為、甚至重大決定產生影響。明尼蘇達大學沃斯教授、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研究生米德、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古德,他們作了一個實證研究,他們想看看人在做決定前想到「金錢」這樣一個作法,是否可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實驗者先要求受試者重組造句作業。第一組是中性的句子,例如:外面很冷。第二組是和金錢有關的名詞或句子。例如:高薪。當作完句子重組作業之後,給予受試者高難度的拼圖作業,要求他們將12塊拼圖排成一個正方形。實驗者告訴受試者,如果需要任何協助可以找他。他們發現和金錢相關的那一組,5分半鐘之後才求救,中性句子那一組3分鐘就求救。他們下一個結論想到金錢讓薪水小組的成員變得自立自強,比較不願意尋求協助,也比較不願意幫助他人。其實想到金錢之後他們甚至不願意協助工作人員輸入資料,比較不會協助另一位似乎不了解狀況的受試者,也較不願意協助某個意外將一盒鉛筆,撒滿地的陌生人。

  另一個實驗剛好想相反的向度,稱為十誡實驗,是由瑪扎爾、阿米爾、丹.艾瑞利共同主持的。他們在加州洛杉磯分校進行,要求受試者5分鐘回答20道數學題目,答多少算多少。時間到之後,他們可以抽獎,要是贏了,答對的每一題都可以拿到10元美金。其中一組答完題目之後必須將答案卷交給實驗人員,計算答對題數。另一組只須回報正確回答的題數,答案卷丟掉,以此製造一個作弊的機會。當受試者開始算數學題之前,一半的人先將高中讀過的十本書名寫下,另一半的人寫下他們所記得的十誡。這是一個關乎誠實的實驗,他們想要看看回想高中讀過的十本書,和回想十誡者兩件事,如何影響人們選擇誠實或不誠實回答答對的題數,他的實驗結果如下:

 

 

寫下高中10本書

寫下十誡

第一組
不可作弊

3.1

3.1

第二組
有機會作弊

4.1

3

  實驗者驚訝的發現,當人做決定之前先思考十誡,和思考讀過的十本書,讓人在回報答對題數上出現差異,甚至寫出十誡的人當中,沒有一個完整表達寫完十誡。通過這兩個實驗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結論:一個想起的動作,影響我們所要做的決定。

 

  詩篇的作者比這一群21世紀的行為科學家更早知道想念、默想、思想的重要。箴言說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就在生命的一切起頭,讓上帝完全居住、完全掌權。

 

結語

  最後經文14節「因為這上帝永永遠遠為我們的上帝,他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無論生、無論活,無論艱難或平順,上帝永遠為上帝,祂的慈愛永不減短,祂的慈愛永不改變。深願大家越想念越深知上帝慈愛的甘甜,越願意讓上帝的慈愛來帶領。

推文:Facebook Facebook Facebook
回上一頁
類別:
 
關鍵字:
附加檔案:
線上影音:
 

TOP
回上一頁
 
**目前暫時只開放有記錄在本宗的牧師能夠分享講道稿,謝謝。**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47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6- sermon.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